欢迎访问东莞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东莞自考网

咨询热线:177-2280-668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祁连山北的旅行(节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8:35   【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金” 张掖的破产

    每一个到西北游历的人,最容易听到本地人所谈的俗谚之中,总短不了“金张掖,银武威,秦十万” 这一条表示甘肃最富庶地区的语句。他们的意思是说:张掖,武威和天水(即秦川)是甘肃省首屈一指的财富地方,特别是张掖,要算第一。
    就是从历史上看,张掖在西北民族关系上,也曾有过重要地位。二千年以前,这里还是突厥族的匈奴占领的地方。汉武帝时,霍去病赶走了祁连山北的匈奴,汉民族才扩张到弱水流域来,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把这地方改为内地。张掖一郡,特别重要。所以取名“张掖”的意思,是“张” 中国之“掖”,西通西域,以断匈奴与藏族的联合。
    不过,汉民族以后,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巩固发展下去,唐朝时回纥占了张掖一带,宋朝中叶,藏族的西夏又代替回纥人据这块地方。一直到明朝,汉民族在这里的社会基础,才算巩固,树立了健全的军事政治组织。明代防御蒙古民族,从西北到东北造成一条长城,又把长城分为七段,设七个边镇,任防守之责。另设两个策应的边镇,共为九镇。其最西的一镇叫“甘肃镇”,镇地就在张掖。
    清代的疆域远比明代为广,蒙古新疆尽人版图,张掖在军事上的地位,已丧失其“西北重镇” 之资格。一方面突厥族之回族自明末已与汉族混居至复杂之程度,而且在军事上回族已取得相当力量,距今约三百年前清顺治时代,回籍军官米刺印以张掖为根据,联络西北回民暴动,满洲人费了很大的力量,才算平定下去。自此以后,张掖在军事上政治L再没有表现过重大的关系。
    如果我们离开张掖城十数里路,再来纵览张掖的风光,我觉得明代郭登的“甘州即事” 一诗,形容得非常恰当:“黑河如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山近四时常带雪,地寒终岁不闻雷。牦牛互市番氓出,宛马临关汉使回;东望王京将万里,云霄何处是蓬莱?”他这首诗有点代表东方人怀慕乡土之思。
    本来中国内地乡间流传着一句俗语说:“天下无水不朝东。” 照内地的看来,所有的河流都大体以东的方向流到海里,然而内陆的河流却并不一定是这样,张掖的弱水(即黑河)就是向西流的。所以他说:“黑河如带向西来” 了。
    记者一月十日到张掖,初被美丽的野景和壮丽的城池所刺激,内心里深觉“金张掖” 之名不虚传。稍过几日之后,原来幼稚的愉快印象,逐渐换为惨痛幻灭的凄凉。
    记者在张掖所得的第一印象,是没有裤子穿的朋友太多了!十四五岁以下的小孩,十之七八没有裤子,有家的人还可以在家里避寒,整天坐卧在热土坑上,偶尔出外走走,又逃了回去,倒还可以勉强过得去,有许多根本无家的孩子,只好在大衙门和阔人们的公馆背风的墙下过颤栗的生活。他们的上身披着百孔千疮的破衣,或者原来就是没有做成衣服形式的烂布块和麻布袋,胡乱裹在身上,从绅士阶级们的“卫生” 观点来观察,对于他们简直无从说起了。中年以上的妇人,在街上流落的,比孩子们少些,不过,随地也可看到。她们的外观上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她们无论上身单薄破烂到什么程度,如果裤子上半截实在遮不着她们认为非遮不可的地方,那么她们总在自己腰部的下面围着一圈污烂的麻布或布块,最低限度得挂一块在小腹的前面。
    这里已是海拔五千尺的高寒地带,盛暑的夜间,人们都得用棉被。而且这时正是三九的寒冬,无论怎样穷苦的朋友,缺了皮衣,实在难于活动。然而这班孩子和女人竟破落到如此惊人的地步!我们如果在北风怒号的寒夜,闲步街头,不挡风的墙角巷湾,常常发出一团团的火光,这就是他们白昼拾来或偷来的木片柴枝,在实在难支的夜间,正在作他们暂时对抗残忍寒冷的工作。
    每日到了午前十时以后,太阳的热力,慢慢浸暖了地面的空气,他们的肢体才渐渐从屋角墙边舒展起来。小摊上,小店铺门口,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大街门和大公馆的厨房抬出来的残羹剩饭,尤其是他们大宗而上等的食料。
    青年的男子和女人,他们破落以后的出路,又另是一样,男子可以逃亡,女子可以走去作明的或暗的卖淫的生活。女孩子之出卖,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某次有一个妓馆的老鸨告诉记者:“王大的女孩子,我给他六元,他还不卖,张家只给他五元啦。” 记者因问她:“王大的女孩子今年多大了?”“十二岁。”这是她平淡的答复!
    要论张掖的街道,宽敞整齐,和内地的二等城市相比,并不见得很差。保定的市面颇近于张掖,而张掖的街市建筑却还在徐州之上。不过,这样大的城,这样宽的街,这样多的商店,到了实际活动起来的时候,这些商店很少开门,宽宽的马路上面却没有多少商业的来往。据经济界朋友们的告诉,张掖各方面崩溃的趋势,现正在加紧期中,张掖的“金” 帽子,无论如何再难勉强戴上去了。


        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
    许多朋友告诉记者;“河西的人太懒,抽大烟,所以穷得如此厉害。” 然而记者经相当研究之后,觉得他们的话还不是正确的看法。人都是愿意生活得更好些的,饥寒交迫的日子,谁也知道不好受的,一两个人的堕落破产,我们还可以说是他自己的“无知”和“不长进”,整个的社会崩溃,却不是由于大家的“懒” 了。难道大家都是天生来就是懒的天性,自己早已自觉地去甘于饥寒吗?如果大家表现了懒的现象,一定有使大家不得不懒的原因。
      清代以后,张掖在军事政治上的地位已经没落,新疆与内地交通阻滞以后,张掖向有的“商业过道” 的资格也根本取消。陇海路通到西安,西兰公路又畅行以来,原来由包头经草地到张掖,转发兰州各路的货物,也不再走这里,因此张掖的商业地位的没落,乃为不可挽救的事实。但是以张掖土质的肥美,灌溉的便利,出产的丰富,如果有合理的政治与社会组织,张掖的人民尽可以非常优裕地生活下去;现在的事实,张掖的生活不但不优裕,而且没落到饥寒线以下。这里我们不明白使张掖破产的根本原因。
    张掖全县只有十万稍多的人口,从军队到县政府区村公所直接向民间所征发的米麦柴炭,我们暂且不谈,建设这个,建设那个,向民间摊的款项和物料,我们也无法统计,虽然这些负担,已经叫张掖民众“叫苦连天”。钱粮赋税,各地都有,张掖也不能算特别。我们只就“烟亩罚款”一项来说,已经使张掖农民非走到破产的道路不可。
    甘肃省政府财政厅规定要张掖每年缴将近二十万的“烟亩罚款”,不管你种烟不种烟,政府非要这笔款子不可。并且给作县长一种“提成” 的办法,就是县长经收罚款,可以有百分之五的报酬,收得多些,提成的实数也随着大些,自然当县长的乐于努力。我们首先用不合实际的书呆子算法,每年二十万元摊派在十万人身上,每人每年两元。十万人中有五万是女人,不能生产,于是每个男子每年负担四元,又五万男子中有二万五千人是老人和小孩,那么每个壮年男子每年要负担八元烟亩罚款了。有许多人不但没有种烟,而且根本连地也没有,这样的烟亩罚款仍然辗转转嫁到他们的身上。事实上亩款负担情形,还不是如此容易推算,黑暗的方面,还不在这里。
    亩款的目的,并不在“禁烟”而在“筹款”,这是我们要首先认识的。而亩款摊派的方法,系随粮税财征。表面上看来,粮多的人,一定土地多些,他们的经济地位好些,所以叫他们多出点烟亩罚款,倒是公平的办法。然而,谁知张掖田赋情形,早已脱了正轨。张掖全年共粮四万石,历年“报荒”之结果,免去了二万七千石,现仅每年一万三千石。因为地方政权在绅士手中,绅士们的地,都是上等地多,他们得了报荒的机会,把自己的好地报了荒地,免去粮赋,而真正荒了田地,却仍然要按亩上粮。所以这一万三千石粮,十之六七还是由一般贫苦的农民负担。种植鸦片,必须上等地始能成长,而上等地大半在绅士们手中,故绅士们种烟最多,但是无情的烟亩罚款,却又随着粮税,不合理地把大部分落在贫苦农民身上。拥有二三等土地,种少量鸦片的中等以下的农民,负担亩款的主要部分,则他们每一个男子每年的实际的亩款负担,总在十五元以上。如果从租税负担能力的比例来讲,贫苦农民十五元之负担,往往比绅士们之三十元或六十元还要痛苦。收款的人员就是县区村的“公事人”,这些人又是绅士们自己充任,他们在收款时候,还在农民身上想办法,农民这些额外的当然负担,恐怕连农民自己也算不清楚!
    种鸦片,该罚,农民不想种烟,当然该加以赞成。前二三年高台县的农民曾经请求政府,自动禁种鸦片,不再缴那种令人害怕的“烟亩罚款”,然而政府对于这种请求,却没有允许!这桩事情证明农民之不甘坠落,而政府硬要强迫收他们的烟亩罚款,其中道理,颇令人难以了解!
    农民的收人,本来不像工商业者那样比较有伸缩性。他们收人既只限于农产品为主要,而收获的季节,又大大的限制了他们。对于这种无情的强力榨取,实在没有支付的能力。但是“提成”制度奖励了县长的狠心,各种严刑重杖,在县政府中毫无顾忌地施用起来!张掖代人受杖一次的代价,是铜元两千文,约合大洋两角六七分。如果被衙门里当时活活的打死,这两千文的代价,仍不出被代替者的荷包!
    政府一定要钱,农民没有,没有就打,那只好促成高利贷的产生了。农民最困难的时间是春天,张掖情形,一二三月借帐,五六月还帐,不到半年的时间,大致是这样的利率:
    1.借现金者 百分之五十的利率为最轻者!
    2.借鸦片者 百分之三百!
    3.借粮食者 百分之百!
    农民在这种毫无希望的高度剥削情况下面,除了抽抽鸦片,苟安岁月而外,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叫他们兴奋地从事工作?
                      (选自《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   1980年版)
    自学提示
    (1)此两文(《“金” 张掖的破产》、《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时)均选自范长江的通讯《祁连山北的旅行人 范长江的旅游通讯,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细读两文,领会范长江新闻作品的这种特色。
    (2)此两文前文形象展示张掖破产的现状,后文深刻分析张掖破产的原困。分析两文各有侧重、互为因果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揭示主题的作用。
    (3)认知范长江通讯报道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语言风格。
    (4)范长江知识渊博,新闻作品中广泛运用诗词典故等背景材料。说明文中这类背景材料的特色和作用。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串讲笔记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祁连山北的旅行(节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本文地址:http://www.dongguanzikao.com/zl/8623.html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东莞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