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莞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东莞自考网

咨询热线:177-2280-668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自考中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二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9:05   【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 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从俗与从简相结合,照顾书写方便。如果从俗与从简不能兼顾或繁简差不多的时候以从俗为主。

  □ 独体字:由笔画按照一定书写顺序构成的。

  □ 合体字:部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类型构成的,末级部件是由笔画或笔画的组合构成的。

  □ 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

  □ 五种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点、折。

  □ “女”字要以撇点为起笔,末笔是横。

  □ “火、半、坐、臾”等字 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有:相离关系、相离关系、相交关系。

  □ 汉字的两个特点:一是横笔多字形稳重,二是其他笔形出现均衡有利于汉字字形的变化。

  □ 《汉字部件规范》是按照从形出发、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的原则制定的。

  □ 第一个创立部首检字法的是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共540部。

  □ 明代的梅膺作的《字汇》根据笔画多少为序建立部首,从1画到17画,列214部。文字归部“论其形,不论其义”,不再依据六书原则,只根据楷书形体分别归入各部。

  □ 根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与表意、表音功能,现代汉字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记号字、半记号字、表意字、意音字。

  □ 字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定音成果。

  □ 汉字同音字多,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汉字是语素文字,第二个原因是古今音变。

  □ 多音字按意义是否相同分为多音多义字和多音同义字两类。

  □ 多音多义字是审音规范的主要对象。

  □ 声旁具有完全的表音功能,其本身又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组字数量在3个以上的,共18个,它们共组成了101个形声字。这些字是:代、段、奂、皇、阑、历、廉、卢、农、容、式、斯、唐、希、析、休、庸、夷。

  □ 英语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字义就是词义。

  □ 汉字中,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语素,也可能是一个不能单独表意的音。

  □ 形声字的形旁、即意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意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文化传承性。作为形声字的形旁,“犬”所反映的是一个大而模糊的义类。这种观念是世代传惩下来的,今人绝不会因为现代动物学上的科学分类,而否定“犬”作为意符的资格。汉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字的构形上势必留下时代的烙印,比如“女”为意符的“妄、奸,妒、妨、婪、嫌”等字就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这种歧视是历史的偏见,但并不能因为这些字的构形不合乎现代意识而否认“女”是意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石头“碗”、木头“杯”、铜“镜”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并没有认为不合理,它们仍被看作是意符。

  □ “轧、辈、软、较、辑、辅”等字的“车”旁丧失表意作用,成为了记号。

  □ 汉字简化主要是简化声旁,声旁的表音度可能会有所降低。

  □ 选取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标准:统计原则、分布原则、构词构字原则、常识原则。

  □ 三大检索方法:形序法、音序法、义序法。

  □ 按照音序法查字,还可用单纯的字母序列法,如《汉语拼音词汇》。

  □ 部首法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统一部首数目及内容,二是要统一字的归部。

  □ 汉字的应用包括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

  □ 识字教学的三种方法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 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途径:语音识别、键盘输入、文字识别。

  □ 在计算机上实现“文字双轨制”既可使用汉字,又可使用拼音。

  □ 汉字的前途:一是还要不要继续简化汉字,二是还要不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 世界上的语言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字只要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没有必要分出优劣。

  □ 汉字的优点往往是拼音文字的缺点,汉字的缺点又往往是拼音文字的优点。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中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本文地址:http://www.dongguanzikao.com/zl/9461.html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东莞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