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十章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7:11 【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这一章估计不会出大题目,中型题目量不大,最多是小题目,但可能偏,因此要注意全面掌握备考要点。
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
1 、彩陶是6000年到4000年前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国彩陶突出动态和谐。
2 、中国原始彩陶,从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河口文化,在空间上分为三个区域,即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器皿造型上包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等。最多的是几何纹。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
3 、彩陶暗含了两个重大的艺术法则:一是游目法则,这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即画面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呈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按照“仰观俯察”
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4 、青铜纹饰是中国远古艺术的又一高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礼器。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二是人兽共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和成就
1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构成,可分为三个显著时期:一是远古到春秋,艺术与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联系;二是战国到两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三是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2 、中国古代艺术并没有被古代学者作为一个整体把握过,其等级高低:诗文最高,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
3 、中国古代建设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从远古到东汉,以宫廷建筑体系为主,东晋后出现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南北朝后出于大量寺庙建筑。
4 、宫殿建筑四大特点:即高、大、深、庄。大是占有空间众多;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
5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
6 、中国园林可以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合池。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园林的核心是情趣。且以自然情趣为主。
7 、中国建筑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凝固的音乐,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8 、中国的雕塑主要有四个集群组成:一是陵墓集群,包括陵墓表饰、墓室雕饰和明器艺术;
二是宗教集群,即佛教寺庙和佛教石窟里的塑像、浮雕;三是建筑装饰;四是工艺雕塑。
9 、中国雕塑从来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具有很强的整体的服从性。整体性决定了中国雕塑是程式化的,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
10、书法是诸艺术中最具中国独特性的,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11、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从汉末魏晋开始,这时出现了专门的书法家。
12、中国书法从字型上分为篆、隶、草、楷、行五类。
13、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其代表作分别是《兰亭集序》(行书)、《颜勤礼碑》(楷书)和《古诗四帖》(草书)。
14、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时期。
15、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人物画以顾恺之为代表;山水画以宗炳、王微为代表;宗教壁画以敦煌壁画为代表。
16、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五个类别,即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绘画。
其中宫廷绘画分为政教实用性的和闲适性的两类;市民绘画主要是指小说戏曲剧本中插图。民间绘画主要是与民间习俗相关的门神等。(宫文宗市民)
17、中国绘画显示的共同美学原则:一是散点透视。二是以大观小。三是道貌取神。四是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18、中国既创立了七音阶体系,也创立了五音阶体系,以后者地位为高。
19、中国音乐按功能分五类:一是仪式音乐,用于宗教仪式;二是宫廷舞乐,服务于舞蹈;三是声乐,用歌词的内容来规范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四是独奏器乐。五是民乐,指民俗庆典中的音乐。
20、中国音乐的特色:一是旋律为主。二是理性精神。三是节奏喧泄。
21、中国古代戏曲的最优秀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22、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把各门艺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
23、戏曲之美表现在它的程式化和虚拟化。
24、戏剧中的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分为中生、冠生、穷生。
25、戏曲程式化的表现:一是角色分行,分生旦净丑四行;二是穿戴类型;三是唱法分类。
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 、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
2 、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儒家重阳刚,道家主阴柔。
3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
这一章估计不会出大题目,中型题目量不大,最多是小题目,但可能偏,因此要注意全面掌握备考要点。
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
1 、彩陶是6000年到4000年前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国彩陶突出动态和谐。
2 、中国原始彩陶,从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河口文化,在空间上分为三个区域,即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器皿造型上包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等。最多的是几何纹。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
3 、彩陶暗含了两个重大的艺术法则:一是游目法则,这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即画面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呈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按照“仰观俯察”
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4 、青铜纹饰是中国远古艺术的又一高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礼器。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二是人兽共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和成就
1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构成,可分为三个显著时期:一是远古到春秋,艺术与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联系;二是战国到两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三是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2 、中国古代艺术并没有被古代学者作为一个整体把握过,其等级高低:诗文最高,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
3 、中国古代建设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从远古到东汉,以宫廷建筑体系为主,东晋后出现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南北朝后出于大量寺庙建筑。
4 、宫殿建筑四大特点:即高、大、深、庄。大是占有空间众多;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
5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
6 、中国园林可以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合池。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园林的核心是情趣。且以自然情趣为主。
7 、中国建筑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凝固的音乐,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8 、中国的雕塑主要有四个集群组成:一是陵墓集群,包括陵墓表饰、墓室雕饰和明器艺术;
二是宗教集群,即佛教寺庙和佛教石窟里的塑像、浮雕;三是建筑装饰;四是工艺雕塑。
9 、中国雕塑从来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具有很强的整体的服从性。整体性决定了中国雕塑是程式化的,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
10、书法是诸艺术中最具中国独特性的,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11、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从汉末魏晋开始,这时出现了专门的书法家。
12、中国书法从字型上分为篆、隶、草、楷、行五类。
13、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其代表作分别是《兰亭集序》(行书)、《颜勤礼碑》(楷书)和《古诗四帖》(草书)。
14、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时期。
15、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人物画以顾恺之为代表;山水画以宗炳、王微为代表;宗教壁画以敦煌壁画为代表。
16、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五个类别,即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绘画。
其中宫廷绘画分为政教实用性的和闲适性的两类;市民绘画主要是指小说戏曲剧本中插图。民间绘画主要是与民间习俗相关的门神等。(宫文宗市民)
17、中国绘画显示的共同美学原则:一是散点透视。二是以大观小。三是道貌取神。四是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18、中国既创立了七音阶体系,也创立了五音阶体系,以后者地位为高。
19、中国音乐按功能分五类:一是仪式音乐,用于宗教仪式;二是宫廷舞乐,服务于舞蹈;三是声乐,用歌词的内容来规范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四是独奏器乐。五是民乐,指民俗庆典中的音乐。
20、中国音乐的特色:一是旋律为主。二是理性精神。三是节奏喧泄。
21、中国古代戏曲的最优秀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22、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把各门艺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
23、戏曲之美表现在它的程式化和虚拟化。
24、戏剧中的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分为中生、冠生、穷生。
25、戏曲程式化的表现:一是角色分行,分生旦净丑四行;二是穿戴类型;三是唱法分类。
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 、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
2 、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儒家重阳刚,道家主阴柔。
3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
[1]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文学类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十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