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3)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7:20 【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钗头凤》陆游
「问答题」分析《钗头凤》如何以景衬人:
答:上片写美好的回忆,以‘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美好景色来衬托‘红酥手’的娇美形象。下片写邂逅的感伤,则以‘桃花落,闲池阁’的荒凉景色来衬托‘人空瘦’的形象。诗人强烈的今昔之感就在这人景相衬的对比描写中表现出来。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要点」是一组田园诗,共60首。
《水龙吟》辛弃疾
「要点」有《稼轩词》传世
「注释」“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可惜流年,忧悉风雨,树犹如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吴钩:宝剑名,李贺《南园》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此处化用其意,想有翻作为。
季鹰:说的是张翰,他是个自由自在的人,作者引此典,表示自己不愿学张翰忘怀世事。
求田问舍:是说刘备手下的谋士想请求回到乡下去做个富翁,不想追随刘备打天下了,作者引此典是表示自己不愿求田问舍,做富家翁。
树犹如此: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作者自叹自惜年华在国势飘摇中逝去。
「问答题」分析此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主人公望中之秋水,是“水随天去秋无际”,水天一色,秋色凄清;望中之青山,是“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愁”一“恨”,移情于物。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尽管“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其“登临意”。多么悲哀的孤独,多么复杂的心情!
《摸鱼儿》辛弃疾
「要点」这是一首比兴寄托之作,以残春风雨、落红飞絮来象征南宋国势的萧条零落。
「注释」“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长门五句:用汉武帝与陈皇后的典故。
「问答题」分析《摸鱼儿》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在伤春、宫怨的形式下,表达了作者深沉细腻的忧国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意脉深远。作者借主人公的伤春之情引出对君王的哀怨之情,由美人之喻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通过惜春、劝春、怨春的过程,十分熨贴地描绘出惜春人恋春而又怨春的感情特征。作者写伤春之情,是感叹青春年华的虚掷,既是切合典故中美人的命运,也暗喻自己的被闲置的遭遇。看似闲笔,实则构成了此词的完整意境,大大增强了此词的感染力。
《青玉案》辛弃疾
「注释」“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鱼龙舞:谓玩鱼灯、龙灯。
「熟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要点」北固亭:在镇江城北一里的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
「问答题」分析《永遇乐》用典的艺术:
答:词中用典很多,而且多是历实,全词由典故和对方历史的评论组成,而所用典故和所写史实圴与眼前的江山、本朝的时事结为一体,化为统一的意境,并于历史和现实的映照中评论古今,纵横驰说,很好的抒发诗人借古讽今与吊古伤今的思想感情。
《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
「要点」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扬州慢》姜夔
「要点」姜夔的自度曲
「注释」“竹西佳处”:引用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指环境清幽。
“过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此反用其诗意,极写扬州之荒凉。
“纵豆蒄词工,青楼梦好”:杜牧《赠别》诗言‘娉娉袅袅十三年,豆蒄梢头二月初’《遣怀》诗又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蔳幸名’意谓杜牧纵有诗才,也难以表达这种深沉的悲怆之情。
“二十四桥仍在”:为斤扬州名胜,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箫于此,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问答题」分析《扬州慢》一词点化杜牧诗句的特点:
杜牧在扬州的所见所感已经成为扬州繁华的历史见证,因此,作者巧妙地引出杜牧,借此将自己未曾见过的扬州昔日的繁华与今日自己亲见的扬州的荒败相对比,将自己
[1]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串讲笔记 2002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