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九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6:28 【大 中 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7、美的问题性质?
答:美的问题性质在于:我们要探讨美是什么,是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
18、从主观心意状态探讨美有何积极意义和不良后果?
答:积极意义:把美归结为愉快或无意识的欲望等人的心意状态,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有其合理性的。不良后果:这一求解路径也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各人都会从个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美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1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⑴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理念的自我显现。⑵单纯是真实的理念还不美,还要理念直接承现于客现实的外在现象中,显现为感性的形象,成为我们感官感知的对象,这时理念才不仅是真的,而且放出光辉,显出外形,变成美的。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虽然分成理念和感性显现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整个整体中,理念始终占据统治的地位。⑷理念之所以要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完全是由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需要在实践的活动中、在改变外在事物的过程中直接实现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和欣赏自己。
20、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答:⑴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现当代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美学家要给“艺术”下定义就显得异常困难。⑵现代艺术和美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艺术和美下单一定义的做法。
21、对美的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必要性?
答:一方面,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面对这样一种问题,更需要做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尤其在当今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更应当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的一面,而美正是人性高贵的一面的表现,因此,否定美的本质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22、理解美的本质界定的集体化的特征?(试以集合化的方式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
答:⑴我们不应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应以几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集或命题群来涵盖美的本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体化的特征。⑵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⑶凡是美都是形象。⑷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之中……
23、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是怎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
答:⑴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知觉与表象在美感的活动中,就是要发挥“完形”的作用,创造充满了生命力的感觉形象。(⑵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选择客观世界。人的知觉是随着对客观世界不同方面的选择,而构成不同的表象的。感受到千姿百态的美,产生无穷无尽的美感。⑶意向作用。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的意向的。这一意向,虽然与个人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情况的心情。总之,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通过知觉和表象的桥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物质走向精神。然后又实现了两者的有机沟通。
24、为什么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现象?
答:首先,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我们在欣赏美时,差不多所有的感官都调动了起来。其次,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器官的帮助和补充。再次,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25、美感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答:⑴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不是从理智上的概念分析入手,而是直接面对形象,在直觉中去捕捉和玩赏形象。⑵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时注意的集中,自有他自已的特点,审美欣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不是审美的对象,要把我们的思想感情,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其次,审美欣赏时的注意集中,用不着任何勉强,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自由的享受,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不是抽象的理解,而是形象的关照。⑶感受的完整性。每一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形象,都是一个有生命的自成一个小天地的整体,才能欣赏到它的美。不仅这样,我们欣赏者是把我们整个的身心意志和感情,全部地融化到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中去。作为整体的主体与作为整体的对象,二者交融契合,就形成了审美欣赏活动中感受的完整性这一心理特征。⑷想象的生动性。欣赏美,事实上也是一种想象的思维活动。自然的物体,一旦加上了主观的想象,便忽然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美的形象。丰富多彩而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26、崇高的本质:
答:崇高的形式和内容常常显得非常大,大到超过了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以至我们理解不了它,控制不了它,掌握不了它。我们面对它,不是受震动,就是受惊骇,它始终高高地踞于我们之上。这样,我们做为人的本质力量,不能不受到压抑,遭到阻遏。但是,人不是自然的人,消极地匍匐在自然的面前,它有整个人类文化所蓄积起来的精神教养和人格理想,它以文化人的本质力量和外界粗野的自然力量相搏斗,它自己的本质力量有了舒展和用武的场合,感到自己提高了,胜利了。这时,外在世界对它来说,不再是可怕的,而成了一个庄严的崇高世界了。这个崇高世界,事实上也是人被提高了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7、掌握喜剧性的本质:
答:喜剧性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九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