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莞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东莞自考网

咨询热线:177-2280-668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五

编辑整理:东莞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05:46:32   【 】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九章

  1,《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从作者出发p389

  2,以意逆志p402;视野融合(阐释学重要术语);填补不定点p396

  以意逆志: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提出"逆"的方法,即用读者的体会("意")来推求作者之"志".

  视野融合:加德莫尔描述理解现象时提出,认为理解是一种视野融合。即理解者的现在视野与对象内容的所包含的诸过去视野的融合。也就是拓展自己的视野,使之与别的视野融为一体,融合的结果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了各自的视野,从而达到了新视野。

  3,视野融合的内涵,期待视野与审美愉悦的关系p375

  姚斯认为:任何阅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期待视野背景中进行的。这种期待视野实际上是由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理想和趣味以及以往阅读所构成的文体惯例,共同构成的一种心理图示。

  姚斯对"视野"这一概念进行创造性重构。在他看来,期待视野包括如下几重意义:(1)面对一部作品,作者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某种"成见".

  (2)阅读中,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读者产生对作品的期待态度。

  (3)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建立与改变过程中。

  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阅读的"既定图示",即阅读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在具体的阅读中,期待视野又呈现为为题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第十章

  1,《自我和风格》

  2,名解:印象批评p411;新批评p433;文学批评p446

  印象批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批评界出现了浪式强劲的、反实证主义的"印象派批评",分别以勒麦特和法朗士为代表。认为批评是一种印象,是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中国批评作家李健吾继承这种印象批评的精神并发扬光大,他更强调主体直觉在批评中的作用。故其关注重心往往不在重建文学文本的客观性,而在如何呈现阅读主体的直觉状况本身。(精髓)

  3,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原则是什么,从何而来?p447-450

  a,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曾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

  b,所谓史学观点,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文艺作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判断作品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意味着把作家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来考察,把批评对象与别的、或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进行比较。

  c,所谓美学观点,就是强调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作品,是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结果,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否充分的现实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

  d,史学观点和美学观点,是辩证的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应该"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史学观点和美学观点的统一性。

  第十一章

  1,《文心雕龙*本性》

  2,名解:因内符外p460;八体p459

  因内符外(体性的中心思想):文学创作活动是人的"情性"外化为文的"体式"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内在的隐秘的独特的思想感情外显为语言文字的风格的过程,"内"与"外"是相符的,个性与其风格是对应的,而各人的文章的体式不同是由于其"本心"和"情性"不同。

  八体:刘勰所说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奥与显,繁与约,壮与轻。P453最后一句,p454第一句若夫。

  3,谈谈你对"文如其人"说的理解p460

  正方观点:

  杨雄提出"心画心声"

  刘勰:因内符外

  陆机:文如其人,夫心之所养,发而为信,言之所发,比而成文,人之邪正至观其文,则尽矣,决矣,不可复隐。

  反方观点:

  元好问:心画心声总失真。

  钱钟书: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

  人的性格道德层面理解不同谈出道理。

  第十二章

  1,《怀疑的时代》

  2,名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意识流"文学

  3,分析《怀疑的时代》的写作背景p520-521

  第十三章

  1,《书的未来》

  2,名解:大众传媒介p573;印刷媒介p574;电子媒介p575;网络文学p580

  3,文学在四中传播媒介中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P577-580

  选择20分 ;名解25分; 简答25分; 论述30分

本文标签:东莞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五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ongguanzikao.com

本文地址:http://www.dongguanzikao.com/xxbj/2027.html


《东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东莞自考-便捷服务